
西安市北門外立交橋橫空出世
本報記者 苗波
站在城墻上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領略西安迷人的風光真美!
昨日暖風拂面槐花飄香。下午2時許記者從南門登城開始了在城墻火車站貫通之前的騎自行車“環城墻之旅”。
南門外 盡顯摩登氣派
南門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于隋初(582年)。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門中偏東的一座叫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名永寧門。它也是現在西安城墻各門中復原得最完整的一座。
站在南門向南望去南門廣場的大面積綠地入城式的燈籠紅紅綠綠錯落有致不遠處的高樓一下子讓人的視線“拔高”了不少。南門外的摩登氣派甚是壯觀。
東門外 略顯清靜安閑
在城墻上騎自行車到達東門。東門正式名稱叫長樂門。“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曾在東門城樓上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這一舊址已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從東門望城內道路上人少車稀但行道樹卻郁郁蔥蔥古城的寧靜也在一剎那展現出來。相比南門外的摩登現代東門外則顯得有些清靜安閑。
西門內 再現盛唐風韻
受火車站城墻連接工程的影響城墻中段被阻攔。記者騎車返回南門再趕赴西門。西門外車流有序流動遠處沒有突兀的高樓視野也開闊了不少。西門內正在修建的西大街白墻紅瓦高屋建瓴的復古風格似乎又回到了盛唐時代。
北門外 涌動都市氣息
最后一站是北門其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攻城這一帶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毀。1983年整修城墻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站在北門城墻向北望去遠處高樓林立近處立交橋橫空而起。在浩瀚的藍天下配以紅綠錯落的植株景色甚是美麗。汽車橋上飛奔橋下呈現V字形的車流涌動濃郁的現代都市氣息。在北門城墻上遙望鐘樓縱然是北大街兩側的高樓林立但是仍無法掩蓋古城獨有的怡然的靜謐。心忽然間靜了。
難怪乎來自紐約的80歲老華僑高女士登城墻時感慨地說:“西安比我20年前來的時候變化很大也漂亮了很多!”